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与人类文明的系统性危机

通过 | 8 7 月, 2025

科学技术作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基石,其双刃剑的属性日益凸显。一方面,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创新;另一方面,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危机。从宏观视角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影响,尤其在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和核能安全方面的隐忧,尤为必要。

首先,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发展,既令人期待,也充满争议。

以库兹韦尔的《基点临近》为代表的预测指出,强人工智能将在2045年至2065年间出现,其智能水平将迅速超越人类,进入超人工智能阶段。机器将以指数级速度提升自身能力,形成与人类智能相距甚远的智慧台阶。虽然65%的乐观派认为这会开启人类永生及控制宇宙的新纪元,但35%的悲观派,如比尔•盖茨、马斯克、霍金等警示,这种技术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存在威胁。

其次,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,尤其是单细胞基因工程,带来生物安全隐患。

实验室中新制造的致病菌若意外释放,可能引发大规模瘟疫,人类免疫系统对此无力抵抗。这种人为制造的自然风险,与核废料处理难题并存,核电站长期积累的放射性废料危害巨大,稍有不慎将造成环境及人口灾难。这些隐患非但没有随着科技进步消失,反而逐渐积累成不可逆的系统性风险。

最后,尽管节能减排政策层出不穷,整体环境污染总量依然不断攀升。

发达国家的污染排放外移至发展中国家,全球污染未见减少。交通领域的飞机碳排放极高,单次航班抵消了多次短途地面交通的减排效果。这种点滴努力总体无效的现象,凸显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下,单纯依赖科技和政策难以根本改善生态环境。

文明的爆裂式发展并未带来人类生存状态的整体改善。战争烈度的升级、核武器的普及、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争议、人工智能的失控风险,皆是文明爆裂而非柔和的表现。科技力量的增强实际上加速了人类存在度的下降,科学技术虽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动力,但其带来的系统性危机不可忽视。唯有通过科学理性的风险评估与全面的政策配套,才能引导科技走上造福人类的正轨。未来的文明建设,必须正视科技的双重性,平衡创新与安全,才能保障人类长远的生存与发展。

发表回复